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在京举行
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。伽蓝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、诗集北京作家协会主办。初研 《物之初》是京举诗人伽蓝的最新诗集。全书以作者近五年诗作为主体,伽蓝共分为五辑。诗集辑一:“往还”,初研收录动植物为主题的京举诗作,通过对生命的伽蓝关照,深入人类生活以外的诗集秘密生活,展示生命间互通语言、初研互相理解的京举理想境界。辑二:“与山居”,伽蓝收录自然诗系列诗作,诗集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初研独特发现,以及个体生命在大自然中诗意栖居的圆融与饱满。辑三:“在人间”,收录表现“人间”经验的诗作,包括对人生的感悟与磨砺,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,展示人世艰难中的美好。辑四:“自书帖”,收录组诗《自书帖》及其他诗作,通过对历史人物幽微心灵世界的挖掘,探索生命可能达到的精纯境界。辑五:“云谈”,收录诗论一组,表现诗人对诗歌精神的领悟和对诗艺的探索与思考。 研讨会上,与会专家围绕《物之初》精神内涵、诗歌技艺、语言特色,以及伽蓝的创作与当代诗歌既疏离又关联的关系,展开了深入交流。 《十月》杂志社副主编谷禾表示,伽蓝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北京诗人,其诗作在保持沉潜、朴素风格的同时,展现出开阔的视野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指出,伽蓝新作《物之初》在语言锤炼和事物观察上较前作《磨镜记》更进一步,同时,他注意到诗集“自书帖”等辑在题材的拓展,体现了伽蓝向历史书写领域的转进。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聚焦伽蓝诗歌的口吻变化,指出从《加冕礼》到《物之初》,伽蓝的语调不断趋向轻柔、清澈,形成了一种“男性温柔”的口吻。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洲指出,诗集呈现出诗人对自然、社会、历史的多维观照。伽蓝其诗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,且处理自然有不同层次,既是往返交融的经验载体,又是生存氛围的营造者,更是审视社会现实的精神力量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瓒认为,伽蓝以“异乡人”的视角观照自然和社会,完成了具有成熟风格的诗歌书写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周伟驰指出,伽蓝诗歌在精妙的语言锤炼中展现出独特魅力,既显炼句功力,又融入了生活与性格。 北京作协理事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渡认为,伽蓝是当下中国诗坛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诗人,其创作既深植当代诗歌脉络,又保持着珍贵的独立性。(完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- 浙江丽水“吸影力”特写:一场席卷全球的影像风暴
- 中新网评: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数钱不担责
-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使馆提醒在塔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
- 立冬时节话养生:为啥要喝羊肉汤?
-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调查中企所谓补贴问题深表关切
- 匈牙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换届 余美明任会长
-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中国非遗馆
- 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
- 宣传与实际不符,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罚
- (侨乡新貌)香料搭桥 海内外客商广西玉林觅商机
- (投资中国)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核心装置首批产品启动生产
- 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- 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.6%
- 内蒙古艺术学院《北疆沃野》奏响“春华秋实”开篇乐章
- 莫言:没有原创,AI的进步会大大减少
- 陈艾森、朱子锋晋级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,广东队包揽预赛三四名
- 文化观察: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
- 冯小刚:拍电影是一场“长跑”
- 甘肃为民族地区与国际市场“牵线搭桥”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